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 \ 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资讯

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 中法邦
  • 1381
  • 187 7320 5838
  • 2020-07-04 10:41:21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执行人


2020070408.jpg



案例分析



(一)案例

孙某在给个体老板董某打工时,不慎被绞肉机绞伤了手指,被送进医院治疗。出院后,孙某几次找董某协商赔偿事宜,但董某均以种种理由拒绝。董某还以孙某无法胜任本职工作为由将其开除。无奈之下,孙某只好将董某诉至法院。法院一审判决董某赔偿孙某医药费、伤残补偿费、误工损失费等共计5万元。但判决生效后,董某依然我行我素,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孙某是否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分析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是关于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管辖法院的规定。如果诉讼中依法应当承担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裁判文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但当事人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一审法院或者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而对于法律规定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连线法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结论


孙某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生效以后,其中所确定的应该承担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权利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是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刑事判决书、裁定书中的财产部分或其他法律文书,如仲裁裁决书、公证文书等。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应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其他法律文书的应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两年。




END.


本文参考资料

《一切后果自负有法律风险吗》

维权帮


本文仅供交流与学习,如来源标记错误或文章格式内容错误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烦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在劳动合同如何界定劳动争议仲裁中举证责任归属

下一篇:合同纠纷管理及诉讼实操建议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462226748@qq.com。

法律咨询 快速响应
推荐律师

杨静 广东邦翰律师事务所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