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案例:按日加收1‰的违约金,不属于过高!
-
中法邦
-
520
-
187 7320 5838
-
2020-07-13 15:42:51
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9条有关“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司法实践中,对于逾期付款的违约金一般不超过年利率24%,一般认为不属于违约金过高的情形。
但是,本案《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逾期付款违约金按日千分之一计算,是否属于过高情形,看看最高院的裁决:
案例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书
(2019)最高法民申1451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甘肃兴业房地产有限公司。
住所地: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林路**号***室。
法定代表人:李树智,该公司董事长。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住所地: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号。
法定代表人:乔建新,该局局长。
再审申请人甘肃兴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公司)因与被申请人兰州市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兰州国土局)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甘民终79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兴业公司申请再审称:
一、兴业公司与兰州国土局签订的《协议书》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在兰州国土局没有举证证明因兴业公司未及时支付土地出让金造成其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兰州国土局的损失仅为银行利息的损失。《协议书》约定的每日千分之一的违约金标准,大大超过了同期贷款利息,二审判决未基于违约金的补偿性质判令兴业公司按照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承担违约金,违反了法律规定。
二、兰州国土局主张双方关于违约金的约定标准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规定》中关于违约金计算方式的规定,但该规定系从行政管理角度规范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缴纳的行政规章,不应直接作为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中违约金的计算依据。在双方当事人对于涉案损失均未充分举证,兴业公司请求对过高的违约金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二审法院应综合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对过高的违约金依法进行调整,即依照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违约金。
三、本案一审判决适用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9条有关“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规定,表明人民法院认可兴业公司关于违约金过高的主张,应当依据该项规定判令兴业公司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承担违约金。
综上,二审判决错误,兴业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的规定申请再审,请求:1.撤销二审判决关于“甘肃兴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向兰州市国土资源局支付迟延付款违约金18025549元”的判项、判令兴业公司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兰州国土局支付迟延付款违约金;2.本案一审、二审、再审的诉讼费用由兰州国土局承担。
兰州国土局未提交意见。
本院对二审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法院认为
法院认为,根据本案一审、二审判决和兴业公司再审申请的理由,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为:涉案《协议书》约定的违约金比例是否过高,是否应予调整。
本案中,案涉《协议书》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该《协议书》第四条明确约定“乙方(兴业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的,自滞纳之日起,每日按迟延支付款项的1‰向甲方(兰州国土局)缴纳违约金……”。兴业公司未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款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本案系建设用地使用权纠纷,非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双方对违约金的约定具有督促守约和惩罚违约的功能,同时体现了国家维护国有土地交易市场正常秩序的意志。故二审法院对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比例未予调整,认定兴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兰州国土局支付违约金,该认定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综上,兴业公司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项之规定情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甘肃兴业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再审申请。
相关法律法规
《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 少。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来源:法律公园、民商事实务、山东高法
本文仅供交流与学习,如来源标记错误或文章格式内容错误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烦请告知删除!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邮件发送至462226748@qq.com。
推荐阅读
-
借钱还不上父母有连带责任吗
2020-09-25 17:34:54
-
发生工伤后,都有哪些赔偿项目,你知道吗?
2020-08-04 14:03:12
-
免责条款的猫腻
2020-07-07 17:53:27
-
债务人钱已经还清借条给别人了怎么办
2020-10-09 11:52:19
-
法院对公司为股东间股权转让提供担保的效力如何?
2020-07-16 10:24:36
-
公司给交五险一金是从工资里扣吗
2020-11-21 11:00:50
-
公司不按税前工资赔偿怎么办
2020-09-26 11:15:24
-
执行董事怎么样召集股东开会
2020-11-09 11:58:24
-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2020-12-11 17:03:55
-
因帮老人冶病借款是否属夫妻共同债务
2020-12-31 17:45:08